第551章 皇权难下乡_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
四方小说网 > 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 > 第551章 皇权难下乡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51章 皇权难下乡

  第553章皇权难下乡

  越往北,气温越低,北部一般十一月份结冰,有些地方要到次年六月才会融化。

  南部的结冰期在三个月左右。

  郑有财他们在这里多年,比较有经验,一路远离海岸,避开大部份冰封地带,小心翼翼的往对面‘大宋湾’去。

  “大宋湾”就是后世品仁纳湾,宋军的棱堡在湾的最东端。

  他们初十出发,第一天行进了三百里左右,到晚上天黑之后,速度降到最低,大概时速只有五六里,非常小心。

  前几天还算顺利,走到第五天,海面出现了白雾。

  据郑有财说,这边海区因有寒流和暖流交汇,而有浓雾形成,好在现在没什么暖流,所以雾气不浓,加上他们有望远镜,依然在能见的范围内。

  就这样他们四艘船,一路慢慢吞吞,三千多里开了近二十天,终于进入大宋湾。

  这四艘船满载可以带四五百人,他们连船员在一起也就一百多人,所以带的物资货物比较多,这才能保证他们一路不缺吃喝。

  赵从小就被赵与芮带着坐过船,而且一路过来经历过数次长途海上,他身体素质还好,但是跟随他的侍卫中居然有两个被冻伤冒了。

  这天安置好感冒的护卫后,赵带着人来到船头,就见前面破冰船上好像有人在挥旗。

  “郑将军?”赵叫了声郑有财。

  郑有财全身都包裹的严严实实,头上戴着厚重的棉帽,脸上也围着后世围巾似的东西,只露出两只眼在外面。

  “燕王,现在到了元贞海北面,外面寒冷,小心风寒。”郑有财看了眼赵,赵也全身包裹的和棕子似的。

  “没事,我穿的多,保暖的好。”赵指了指前面:“前面这是怎么了?”

  “破冰船应该看到棱堡了,我们快到了。”

  “也不难嘛。”赵闻言欣喜到,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到了。

  郑有财苦笑,欲言又止,一般情况下,他也不愿意长期在海上。

  这边太冷,大伙出海都不愿意洗澡,更没水洗澡,这才二十天不到,身上已经臭哄哄的。

  但现在赵正在兴头上,他当然不会泼冷水:“仰燕王洪福,一路有惊无险。”

  “哈哈哈。”赵大笑。

  果然,没一会,赵拿起望远镜,在郑有财的指点下,也看到了远处一个高高耸立的旗帜。

  那旗帜都被冰冻成一根冰雕了,上面全是白色的冰,赵都怕它随时会折断。

  旗帜下面有个棱堡,不知道是不是棱堡上面的人也用望远镜看到他们了,一会功夫,上面就有浓烟升起。

  “他们应该看到我们了,点烟了。”郑有财喜道。

  赵轻轻吐了口气,表情相当激动,按照库叶岛距离大宋临安五千多里的算法,这里距离临安快九千里了。

  父皇都没来过的地方,我赵来了。

  元贞十五年一月下旬,皇子燕王赵亲自犒军,来到近万里外的大宋湾棱堡。

  棱堡驻军一都,一百人出头,每两年轮换。

  等赵上去后,居然发现棱堡里还有女人,一问郑有财才知道,这里的女人都是高丽或日本女人,同样每两年轮换,主要是解决兵士的相关生理问题的。

  “女人们怎么来的?”赵奇怪的问。

  “从高丽和日本买来的,哪边很多百姓家都缺钱,愿意让她们过来。”郑有财道。

  为何没有汉人女子?赵还想问下去,但看着一望无际的海面和冰块,还有四周连片的雪白色,他还是没有问,毕竟这些人算是大宋真正的勇士,要生活在这么冰天雪地,近万里外的地方。

  “拜见燕王。”当地都头戴龙带着几个基层武官上来拜见。

  “快免礼,你们都是我大宋勇士。”赵脑子里回忆着父皇赵与芮以前召见文武们的画面和教悔,尽力的学着赵与芮,要保持皇室威严,但同时还得表现的礼贤下士,没什么架子。

  戴龙几人有点受庞若惊,毕竟这可能是他们一生中见到的唯一一次皇室成员,以后还能不能见到,可是未知数。

  “末将不敢,我等不过驻守一方,比起前方血战的兄弟,还算安逸。”戴龙也比较谦虚,不敢自称勇将。

  “你们可能适应这里的气侯?”赵扶起他们,在一从将官的拥护下,四处看了看,还站到棱堡最高处,眺望四周,同时随意的和他们聊着天。

  “都是北方来的兄弟,很多兄弟之前在海叁威和库叶生活了几年。”

  这边的兵马,基本都是从北方,辽东,海叁威等地生活几年后再征调过来的,所以相对南方兵来说,还是比较适应的,其中也有不少原先的女真族。

  当然,现在大伙都叫宋人,很多女真族军士,几岁的时候就亡国了,一直在宋朝境内长大,和宋人也没多少区别。

  像他们这都的副都头,就有一个是女真族,有个汉名叫钟为国。

  钟为国才二十岁出头,他出生时,金国就亡了,他父母在大员生下的他,六岁时跟着父母移民到海叁威,从此一直在海参威生活,十八岁被征招入伍,先驻库叶城,后来轮换到这里。

  “西北面那片是什么?”赵这时用望远镜看到棱堡西北侧,好像有片田地。

  “回燕王,是黑麦。”郑有财这时道:“黑麦是唯一能在这片生长成活的粮食作物。”

  这边不能种水稻,只能种一季黑麦,所以馒头几乎成为这里的主食,军士们吃馒头比较多,当然,宋军水师每年也会运一批粮和菜过来,让他们改善伙食。

  “听父皇说,人体需要各种营养,蔬菜和鱼肉都不可缺,除了口粮,这边怕极少蔬菜?兄弟们平时可能吃到蔬菜?”

  赵这次过来,就带了好多蔬菜,这边有地窑,可以当冰箱用,保质食物还是很好用的。

  “朝廷每年七月补允一次物资,主要就是粮米,蔬菜和水果,保证兄弟们的营养。”郑有财说到这里,也是赞不绝口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fcda.org。四方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sfcda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